查看原文
其他

故宫院刊 | 常 青:山西祁县子洪圣觉寺北朝石窟的调查与研究

常 青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09-13




山西省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共有八座洞窟、七所摩崖佛龛,主要开凿于北朝时期。第一期大约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太和年间,主要为三壁三龛式洞窟形制与三佛、千佛造像题材,佛像主要着传自印度的袒裸右肩式大衣与通肩式大衣,可能受到了平城以及其他地区的影响。第二期洞窟的主要形制也是三壁三龛式,佛与菩萨像主要着传自南朝的汉民族式服装,并有秀骨清像风格出现,应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晚期,与平城、洛阳的影响有关。该期第5号窟的释迦与交脚弥勒、倚坐弥勒菩萨的组合,是本地石窟的特色之一。第三期洞窟开凿于北齐时期,属于三壁设坛窟,坛上雕三佛造像。第1号是一所开凿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儒教洞窟。圣觉寺石窟为我们研究北朝山西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山西祁县子洪圣觉寺北朝石窟的调查与研究*



常 青




圣觉寺石窟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县城东南三十里的子洪(旧名紫红)镇东南的双泉山,所在崖面为南北走向,面向东,前临昌源河。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陈时编纂的《祁县志》卷二《山川》曰:“石佛崖,一名圣佛崖,在紫红镇南。紫红上渠、下渠自崖而分。”清光绪八年(1882)刘发岏编纂的《祁县志》所记与乾隆时同。石窟所在崖面的西北角存有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石佛岩蝉道碑记》碑,可知在清朝,这处石窟曾名为“石佛崖”“石佛岩”或“圣佛崖”。崖面西北是金代圣觉寺遗址,现仅存明洪武七年重修的藏式释迦舍利塔一座。1981年9月,该石窟成为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名“圣觉寺石窟”。


早在1935年8月,马鉴、周一良等先生调查了圣觉寺石窟,所见崖中石像多已残损。1942年8月,日本学者道端良秀也调查了这处石窟,并于1953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较详细地介绍了几所大窟的情况。此后至今,仅有对其中三窟的简单介绍,尚无完整调查成果面世。2022年8月29日、9月4日,笔者两度调查了圣觉寺石窟,对所有窟龛进行了测绘、摄影与记录。同行者有齐志峰、李淳。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圣觉寺石窟作全面介绍,并对其年代、题材、样式渊源等问题作一粗浅研究,望同仁指正。

一   客观迹象


圣觉寺石窟共有八座洞窟(包括四座大窟)与七个摩崖龛像,自南向北分布在双泉山的东向三个崖面上。笔者自南向北将这些窟龛编为15号〔图一〕。其中南上崖仅有一窟,为第1号。南下崖的窟龛最多,有第2-11号。北崖的内容较为分散,有第12-15号。现依次描述如下。


图一   山西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立面与部分窟龛连续平面图


1. 第1号

为一所具有前、后二室的洞窟
〔图二〕。券门高181厘米、宽106厘米、深52厘米。两侧门壁均有二小方孔,上下各一,应为安装木门之用。

图二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号平、剖面图


前室无前壁与门,可视为前庭,平面近似于方形,宽490厘米、高298厘米。前庭的顶部保存有进深158厘米,右壁前部崩落较多,现存进深315厘米。前庭的左壁保存较多,现存进深494厘米。前庭各壁面没有雕刻。

后室平面为纵长方形,进深309厘米、宽252厘米。平顶,表面崩落较严重,呈外高内低的斜面:内高194厘米、外高206厘米。正壁中央凿一圆拱龛,龛口高128厘米、宽92厘米、深20厘米,龛下沿距窟内地面48厘米。在龛楣处刻有简单的三角尖形龛楣,龛楣之上有一条横向凹槽,原为安装木质龛檐之用。龛内有一身高浮雕倚坐男子像,头戴冠,有胡须,身穿双领下垂式大衣,双手拱放于胸前,不露手。双足着履。头身表现刻划不精细,且风化严重〔图三〕

图三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号后室内景


在左、右侧壁靠后部位也各凿了一个体量与造型相似的像龛。右龛圆拱形,龛口高107厘米、宽70厘米、深17厘米,龛下沿距窟内地面46厘米。龛内有一身高浮雕倚坐男子像,造型与所着服装与正龛造像相似,头部已佚,但仍可见胡须〔图四〕。龛口之上也有简单的三角尖形龛楣,再上也有横向凹槽。

图四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号后室右壁龛

左龛圆拱形,龛口高110厘米、宽70厘米、深17厘米,龛下沿距窟内地面47厘米。龛内有一身高浮雕倚坐男子像,保存状态较好,造型与所着服装与正龛造像相似,可清楚地看到所戴之冠、面部的五官与胡须。身体表面的衣纹刻划简单粗劣。龛口之上也有简单的三角尖形龛楣,再上也有横向凹槽
〔图五〕

图五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号后室左壁龛

2. 第2号

为一所空龛,高62厘米、宽67厘米、深35厘米,龛口为圆拱形。

3. 第3号

为一所圆拱形残龛,高92厘米、宽69厘米、深38厘米。龛内正壁有一尊结跏趺坐佛像,表面已残损不清。

4. 第4号

为一所圆拱形空龛,高81厘米、宽82厘米、深49厘米。其左侧有一小圆拱形残龛,高52厘米、宽35厘米。

5. 第5号

为一所三壁三龛式洞窟,即在正、左、右壁中央各开一所大龛,三龛龛底均与窟内地面相接
〔图六,图七〕。窟内平面近方形,进深302厘米、宽302厘米,窟顶高230厘米。顶为穹窿形,窟顶正中有巨大裂隙,并有石块崩落,表面没有雕刻。窟门已残损,原门的高、宽已不清,从残迹可知门券原深约45厘米。

图六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5号平剖面图

图七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5号内景


正壁正中雕一所圆拱形龛,龛口高243厘米、宽220厘米,龛内深49厘米〔图八〕。龛上原有火焰形龛楣,残损严重。龛楣表面雕有一排结跏趺坐佛像,现左下侧的一身保存较好,可看出双手施禅定印,身体细部表现已不清。从残存迹象看,楣龛处原有这种小坐佛像约七身。有龙身龛梁,并在龛口外两侧中部各有一龙头上扬,表面细节已不清楚。龛内雕结跏趺坐佛与二立菩萨像。其中主尊佛像高230厘米,头顶肉髻呈馒头形,面部显长,表面均残。结跏趺坐,右足在上,双肩下削,胸腹平坦,身体显瘦。双小臂处均残,原手印不清。从残存迹象来看,原双手似施禅定印,右手也可能施无畏印。胸部右侧与右臂表面均残损,仅可见大衣之左侧衣领下垂,原似着褒衣博带式大衣,胸前有束带迹象。下坐方形束腰叠涩座,大衣下摆垂下的悬裳已残损。龛内佛两侧各有一身胁侍菩萨像,上身均残损严重,双足分立,足下踏有莲台,细节已不清。其中右菩萨残高56厘米,仍可见其身体两侧垂下的帔帛。左菩萨残高114厘米,仅留龛壁的残缺迹象。

图八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5号正壁龛

右壁(南壁)中央开一所帐形大龛,龛口高254厘米、宽194厘米,龛内深49厘米
〔图九〕。龛口上沿及两侧雕有束起的垂幔。上部龛楣表面已风化残损,仅余龛楣中部的一排坐佛小龛,以及龛楣两侧稍低处的两个坐佛小龛。这些小龛的细节均已不清。从这些残迹来看,原龛楣应为盝顶形。龛内主尊为一身倚坐菩萨,高242厘米,双小腿平行下舒。该菩萨头戴三圆瓣状宝冠,在中央一瓣的表面有一尊浮雕结跏趺坐佛像,头部已佚,双手施禅定印,身下有一台座,样式不清。小坐佛像身下似有一花饰。菩萨面相长圆,略显清秀,五官较大,眼部瞳孔凹入,原内部应镶嵌特殊的球形石。嘴角内陷,含笑意。菩萨身体胖瘦适中,胸腹平坦,双肩略下削,使身体略带清瘦之感。它右手施无畏印,左臂弯曲,左手前伸,已残缺。上身袒裸,下身着长裙,厚度适中,表面衣纹疏密有致,呈阶梯状。项下饰有项圈,从双肩处垂下帔帛,在腹前交叉。下坐方形束腰座,双足下踏覆莲台。龛内佛两侧各有一身胁侍菩萨像,身体均残损严重,双足分立,足下踏有莲台,细节已不清。其中右菩萨仅留头后残迹,以前尚存头胸部。从被盗前的照片可知,该菩萨头戴三瓣状宝冠,长圆脸,面相清秀,双肩下削,有帔帛自双肩垂下。左菩萨残高57厘米,仅残存双小腿部分,身体两侧的帔帛呈八字形外分。

图九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5号右壁龛

左壁(北壁)中央也开一大龛,龛内雕一尊交脚菩萨像
〔图十〕。龛口高265厘米、宽222厘米,龛内深54厘米。龛楣表面已风化不清,从其残迹来看,很可能也是盝顶形龛楣,龛口上沿雕有帷幔。交脚菩萨高237厘米,在头身比例上头部显大。它的宝冠与右壁倚坐菩萨的相同,但在正中瓣表面没有刻小坐佛像。其面相也与右壁倚坐菩萨相似,双肩下削,胸部略鼓,有细腰、收腹的特点,身材显得矫健有力。双臂弯曲,双手均残缺。原右手置于胸部右侧,似施无畏印。原左手为向前伸出。该菩萨上身袒裸,细部雕刻已风化;下身着长裙,双腿间可见长裙表面的少许阶梯状衣纹,以及在双腿间上绕的帔帛。可知原像应有长帔帛自双肩垂下,与右壁的倚坐菩萨帔帛绕法相同。

图十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5号左壁龛


左壁大龛的主尊两侧也各有一身胁侍立菩萨像。左菩萨是该窟内保存状态最好的菩萨像,高120厘米〔图十一〕。头部已残损,从残迹较长推断,原面相应为长圆。该菩萨身形较瘦,有削肩、平胸、细腰的特点,双腿分开站立。它的右手斜置于胸前,左臂微曲,以左手向下执帔帛。上身袒裸,下身着长裙,有帔帛自双肩处垂下,在腹前交叉,衣纹为略呈阶梯状的阴刻线。足下原有莲台,已残损不清。右胁侍菩萨高116厘米,表面已完全风化,从残迹来看,其体型、动作、服装均与左胁侍菩萨相似。

图十一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5号左壁龛左胁侍菩萨


窟内前壁的门两侧原雕有两列小佛龛,每排两龛,现南侧的四龛保存较好〔图十二〕,北侧还有上下两龛。诸龛都是上下左右排列齐整,均为圆拱形,原有火焰形龛楣。其中南侧一龛的龛口高27厘米、宽23厘米,龛深5.5厘米。各龛内均雕一身结跏趺坐佛,双手施禅定印,身下无台座;头顶肉髻较高,面相长圆,身形较瘦,细腰,身体表面均已风化。

图十二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5号窟门南侧千佛

6. 第6号

第6号位于第5号的北侧,为一所三壁三龛式小窟
〔图十三:1,图十四〕。窟内平面为圆角横长方形,宽130厘米、进深97厘米。平顶,内低外高,最高处为120厘米。正、左、右三壁各开一所圆拱形龛,原均有火焰形龛楣,似有龙身龛梁,现龛楣表面已风化。三龛的大小相近,其中右(南)壁龛外侧的三分之一已崩毁,左(北)壁龛龛口高59厘米、宽58厘米,龛深21厘米。三龛之内仅雕一尊结跏趺坐像,三坐像的右手均似施无畏印,以左壁龛内坐像状态保存最佳。三坐像表面均已风化,仅可看出左壁龛内坐像头顶的肉髻较大,面相长圆,身体略显瘦,为佛像无疑,右手下有衣袖垂下,服装应为褒衣博带式大衣。正壁龛内的坐像也应为佛像。右龛内的坐像有鼓胸、细腰的特点,该像可能为佛像,也可能为菩萨像。

图十三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6、7、10号平、剖面图

图十四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6号内景


7. 第7号

位于第6号上方,为一所平面近方形的小窟,宽130厘米、进深137厘米
〔图十三:2〕。窟顶近平,与左、右二壁交界处为弧形,且内低,向外渐高,最高处为138厘米,使窟顶近似于纵券形。正壁开一所圆拱形龛,龛内雕一身结跏趺坐佛,龛楣及龛内坐佛表面均已风化。

8. 第8号

为一圆拱形龛,位于第9号的窟楣处,或许与第9号有组合关系
〔图十五〕。龛口高93厘米、宽92厘米,龛深18厘米。龛内雕有一身结跏趺坐像,头部显大,身体表面已完全风化,残迹显示其胖瘦适中。

图十五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9号平、 剖面图、第8号剖面图


9. 第9号

为一所平面呈竖长方形的小窟,窟内所在地面低于第5号窟,高180厘米、宽155厘米。左、右壁前部崩毁严重,窟门已不存。从窟内下部的残迹来看,原窟内进深约为163厘米。窟顶略向上隆起,呈一低矮的穹窿形
〔图十五〕

窟内正、左、右三壁各开一所圆拱形大龛,三龛大小相仿,仅正壁龛保存完整,龛口高108厘米、宽97厘米,龛深20厘米,龛之下沿距窟内地面28厘米。三大龛均有龛梁,正、左(北)壁大龛龛楣均已风化不清,右(南)壁龛的火焰形素面龛楣尚存。推测另二龛原也有类似的龛楣〔图十六〕

图十六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9号内景

正壁中龛内的主尊为一身结跏趺坐佛
〔图十七〕,高约105厘米,头顶有椭圆形肉髻,肉髻表面和额上发际正中有以浮雕、线刻表现的圆形水涡纹,两侧均有发纹。佛的面相长圆,头部显大,双肩下削,身形显瘦,平胸细腰,双手在腹前施禅定印。该佛的面部与身体表面细节已风化不清,仅残迹可见原裸露的右臂,以及左侧的衣领、颈部右侧的少许衣领,推测该佛所着为袒裸右肩式大衣,在右肩处有覆肩衣。佛的身下有一矮台座,样式已不清。龛内主尊两侧原各浮雕一身胁侍立菩萨像,其中右菩萨仅存素面桃形头光、头部与双肩残迹,左菩萨仅有头光残迹。在中龛外右(南)侧还存有一所浅龛,龛内浮雕一身立菩萨,残高80厘米,仅可见其圆形头光、头部和上半身。该菩萨头戴宝冠,面部扭向中龛,体型胖瘦适中,表面细节均已残损不清。在中龛左(北)侧原也有对称的浮雕立菩萨像龛,已完全风化。

图十七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9号正壁龛

右(南)壁中央开一大龛,龛内雕一身结跏趺坐像,仅存身体的左侧边缘
〔图十八〕。龛内主尊左侧残存一身浮雕立菩萨,高约65厘米。菩萨头戴宝冠,两耳下有圆形耳饰,面相丰满略长,五官较大,头部略向其右侧扭动;双肩下削,身体表面刻划均已残损〔图十九〕。原龛内的右侧也应有一身对称的相似浮雕菩萨立像。

图十八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9号右壁龛

图十九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9号右壁龛内浮雕左胁侍菩萨

左(北)壁中央也开一大龛,龛内雕一身结跏趺坐佛像,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
〔图二十〕。该龛外侧三分之一处残损,龛内主佛左腿残缺。佛头顶肉髻呈高馒头形,表面发纹已残,额上发际中部还存有圆形水涡纹,两侧有发纹。佛的面相、身形与正壁主尊相似,但保留了一些细节:眉眼的刻划尚存少许,嘴角内陷,原应面含笑意;颈部粗而长,颈部右侧尚存覆肩衣的衣领,可知原服装为袒裸右肩披覆肩衣式。该龛主尊两侧原也各有一身浮雕立菩萨像,均已风化。

图二十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9号左壁龛内坐佛

在正壁和右壁龛之间保存了一些长方形浮雕小坐佛龛
〔图二十一〕。坐佛尺寸相似,有的上下左右排列整齐,个别左右排列整齐,上下交错排列。龛内的小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两袖垂于双腿前。头顶有馒头形肉髻,脸型长圆,双肩下削,体型胖瘦适中,胸腹平坦,着通肩式大衣,表面细节残损。坐佛身后有素面舟形背光。各佛两侧有隔栏,可作为榜题之用。其中右壁龛左侧上部一小坐佛龛之右侧榜题保存最好,可识“佛弟子囗囗造佛像一区”。多数榜题已不可识读。在右壁龛外的右上部还存有两所同样的小坐佛龛,也均结跏趺坐,双手施禅定印;身材较壮,着袒裸右肩式大衣,右臂肩处有覆肩衣,内有右袒式僧祗支。坐佛身后也有素面背光,隔栏处的榜题已不清。由此推测,在原窟内三壁龛之间均刻有类似的小坐佛龛,很可能还分布到了前壁门两侧,构成了千佛题材。

图二十一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9号右壁龛外左侧千佛龛

10. 第10号

位于第7号北侧,第9、11号上方,为一所三壁三龛式小窟。窟内地面低于现窟外路面,平面为横长方形,高170厘米、宽180厘米、进深150厘米,穹窿顶
〔图十三:3〕。窟门已残损,仍保留着高15厘米的门槛,深24厘米。在三壁中部各开一所圆拱形龛,三龛大小相近,龛内均有一尊结跏趺坐佛。三龛与龛内佛像表面细部均已风化,仅余大体轮廓,其中右(南)壁龛的状态最好,龛口高76厘米、宽70厘米,龛深12厘米,龛之下沿距窟内地面44厘米。右壁龛内的坐佛头顶有馒头形肉髻,脸型长圆,双肩下削,体型略显瘦,身下有矮台,样式不清。坐佛的右侧似有胁侍立菩萨残迹,如是,则三壁龛内均有二胁侍菩萨立像。

11. 第11号

是位于第9号北侧的一所大窟,现窟内地面低于第9号窟内地面,且在笔者调查时底部仍有淤泥,不知原始深度。现窟内平面近圆角方形,宽384厘米、进深380厘米,现高269厘米,窟内的实际高度应大于这个尺寸。窟内的正、左、右三壁向顶部呈圆弧形上卷,窟顶部分已无。左(北)壁上部起券处上方有崩落迹象,而正、右(南)壁的起券处上方崖面竖直,似人工凿成。因此,该窟的原始设计可能为穹窿顶,后顶部崩毁,或被上部的未完成工程打破
〔图二十二,图二十三〕

图二十二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1号平、 剖面图

图二十三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1号内景

窟内正壁中央上部有一圆拱形小龛,龛下有二圆孔,龛内中央有一小圆孔。原龛内可能安置泥塑像。在右壁近窟门部位保存有三排小佛龛,右壁内部偏下处还有数排小龛残迹。在左壁近窟门部位保存有六排小佛龛,在左壁内部偏下处也有数排小龛残迹。这些浮雕小龛均呈长方形,高10.5厘米、宽8.6厘米、深1.5厘米左右,如棋盘状排列齐整。小龛内均浮雕一尊结跏趺坐佛,双手多施禅定印,佛的头顶有肉髻,身体丰满,着双领下垂式大衣,胸前似有束带,也属褒衣博带式大衣。衣纹刻划写实感不强
〔图二十四〕。这些小龛构成了千佛题材,原应遍布窟内四壁,或四壁中、上部。在左壁中部偏下处存有一所较大的圆形拱小龛残迹。

图二十四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1号左壁千佛局部

现窟内西南角立有一碑,字迹多已漫漶不清,应为后代移入,与开窟无关。1935年,马鉴、周一良先生发现洞里有一尊弥勒佛塑像,背后石壁上有“佛地天成”四字,都是晚期制作的。

12. 第12号

是位于北崖偏南处的一所大窟,窟内地面距现崖前路面6.5米。窟内平面近于方形,纵券顶,高298厘米、宽359厘米、深362厘米,窟门已崩毁。环正、左、右三壁的下部凿有倒凹字形基坛,坛高48厘米左右,坛深47厘米左右。在西南角的基坛前部被凿去了一部分,可能是后代所为。在三壁基坛上原各雕了一尊结跏趺坐佛像与二胁侍立菩萨像,这些像均直接坐或站于基坛上,身下没有莲台,其中左、右两壁外侧的立菩萨像已崩毁
〔图二十五〕

图二十五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2号平、剖面图


正壁基坛上的主尊佛结跏趺坐,高151厘米,右足在上〔图二十六〕。该佛面部与身体表面大部分残损,从残迹可了解一些原像特点。头顶肉髻低平,面相胖圆,在头身比例上头部显大。圆肩,身躯丰硕如筒状,不显身段。双臂均弯曲前伸,双手残缺,原右手似施无畏印,左手似施与愿印。在颈部两侧还存有少许衣领雕刻,可知其原着的大衣有双领下垂,衣质较轻薄。大衣下摆仅有少许垂于基坛表面。该佛两侧各有一身胁侍菩萨,表面均已风化残损,从残迹可知右菩萨高105厘米、左菩萨高111厘米。

图二十六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2号正壁坐佛


左(北)壁基坛上的佛像高157厘米,也是右足在上,保存状态最佳〔图二十七〕。佛头顶肉髻较低,肉髻与发际表面磨光,额上发际有分界。面相方圆,双腮较圆,五官大小适中,眉眼细长,眉间有凹陷的白毫,嘴角内陷,含有笑意。颈部磨光。在头身比例上头部显大。圆肩,身躯丰硕如筒状,不显身段。双臂均弯曲前伸,右手上半部残缺,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保存完好,施与愿印。身披垂领较低的通肩式大衣,内有右袒式僧衹支,在胸前束带。衣质轻薄,上身衣服不刻衣纹,仅打磨光滑。大衣下摆垂覆于基坛表面一层,下摆下缘残损,表面衣纹疏简。在佛头部的右上方有少许素面舟形背光残迹。该佛左侧有一身立胁侍菩萨残迹,高约94厘米。

图二十七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2号左壁坐佛

右(南)壁基坛上的佛像结跏趺坐,高152厘米,也是右足在上
〔图二十八〕。佛面部与身体表面大部分雕刻已残损,仅身体左半部保存较完整。右手残缺,左手保存基本完好,施与愿印。大衣左领保存完好,内有右袒式的僧衹支。衣质较轻薄,衣服表面基本不刻衣纹。佛的左上方有浮雕素面舟形背光残迹。该佛左侧的基坛表面有一近圆形凹槽,那里原应有一身后期补做的泥塑立胁侍菩萨像,已佚。

图二十八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2号右壁坐佛

上述正、右壁基坛上的佛像风格应与左壁坐佛相似。左壁坐佛的右肩与右胸部位存有泥塑层,三壁三坐佛前都有土坯砌成的矮坛,与三壁前石凿的倒凹字形坛等高。由此可知,窟内的坐佛与菩萨像在后代曾有人用泥塑的方式修复,并在三佛前以土坯修砌了矮坛。

13. 第13号

在第12号北部约12米处,下距现路面5米有余。现存为一所圆拱形大龛,高约250厘米、宽约290厘米、深约50厘米
〔图二十九〕,它原来也可能是一所纵券顶洞窟,前部崩落后形成现状。龛内后壁中上部有一所圆拱形龛,内雕一身结跏趺坐佛,龛楣与坐佛身体表面均已风化,从残迹可知佛头顶肉髻较高,身体胖瘦适中。在此龛之外,特别是南部,保存了很多呈棋盘状排列整齐的浮雕小龛,每龛呈圆拱形。小龛内均有一身结跏趺坐佛,表面风化严重,从残迹来看,佛的肉髻大小适中,面相方圆,身体胖瘦适中,双手于腹前施禅定印,身披通肩式大衣。这些小龛构成了千佛题材,原应遍布第12号内壁。

图二十九   祁县子洪圣觉寺石窟第13号

14. 第14号

位于第13号北部约350厘米处,为一所圆拱形龛,高约97厘米、宽约48厘米、深约30厘米。龛内正壁雕有一尊结跏趺坐佛,表面均已风化,从其残迹可推知原头顶肉髻较高,面相长圆,有圆肩、细腰的身材特点,右臂似袒裸,双手似施禅定印。因此,他的原衣着可能是袒裸右肩式大衣。龛内左、右两壁似有残坐像,原龛内造像可能为三世佛。

15. 第15号

为一所圆拱形残龛,位于第14号以北约150厘米处,高约49厘米、宽约49厘米、深约10厘米。龛内壁原似雕一身立像,已残损不清。此龛北侧的崖面向西折。

二   开凿与雕刻次第


子洪圣觉寺石窟共有八窟七龛,现存遗迹中没有发现供养人题记。这些洞窟的形制跨越较多时代,开凿次第只能从造像风格略作推断。

>>>>

(一)第一期:第8、9、13、14号


第9号的正、左、右三壁龛内各雕一身结跏趺坐佛像,其中正、左壁的坐佛保存较好,头顶肉髻较高,肉髻表面和额上发际正中有以浮雕、线刻表现的圆形水涡纹,两侧均有发纹。相似的发纹可见于河北发现的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铭菀申造金铜弥勒佛立像,着通肩式大衣。1974年在西安市莲湖区王家巷出土的一件背屏式右袒释迦三尊石雕像,有北魏和平二年(461)题记,主佛头顶也有同样的水涡发纹。另外,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北魏太和十年(486)铭金铜立佛像,着通肩式大衣,额上肉髻与发际前部也有水涡状发纹。上述像例说明这种发纹曾在5世纪下半叶流行。

第9号正、左壁坐佛像的面相长圆,身形显瘦,着袒裸右肩式大衣,在右肩处有覆肩衣。若与云冈石窟第三期的秀骨清像型佛像相比,这两身坐佛的身材明显要健壮一些,与云冈第二期前段第7、8窟的坐佛像相似。在第9号窟内右壁龛外的右上部还残存着两所小坐佛像龛,这两尊小佛像也着袒裸右肩式大衣,右臂肩处有覆肩衣,内有右袒式僧祇支,在衣着和样式方面都与正、左壁的大坐佛相似。在云冈石窟中,着印度式袒裸右肩式大衣的佛像主要流行于第一、二期,其最晚的纪年之例是第17窟明窗东侧第二期的释迦多宝弥勒三像龛,时间是孝文帝太和十三年。在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阳以后,褒衣博带式大衣成为北方普遍流行的佛装,但着袒裸右肩式大衣的佛像在太和末年乃至宣武帝(500-515年在位)初年仍有少许制作,如龙门石窟古阳洞上层七龛中的坐佛像。因此,第9号窟的着右袒式大衣的佛像雕刻于孝文帝太和年间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阳之前。

另外,在第9号窟内的正壁和右壁龛之间的壁面,保存了一些长方形浮雕小坐佛龛。每龛内的小佛像均胖瘦适中,着通肩式大衣。在第13号龛内后壁保存的小龛中,各坐佛像也是胖瘦适中,身披通肩式大衣。通肩式大衣是和右袒式大衣并行的另一种印度佛装样式,流行于十六国晚期至北魏中期,可见于甘肃永靖炳灵寺第169窟中的西秦佛像,以及云冈第一期、第二期前段佛像。这种佛装虽然在北齐时期也曾流行,但第13号龛内后壁大龛中的坐佛像头顶肉髻较高,不同于北齐佛像的低平肉髻。所以,第13号龛的开凿时代应与第9号窟相近,属北魏中期。

综合以上对第9、13窟内佛像的发纹、服装和身材的分析,笔者认为这两窟可能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太和年间,在子洪圣觉寺窟龛群中时代最早。第8号龛位于第9窟的门楣处,如果与第9窟有组合关系,也应在同时期雕造。第14号龛的正壁雕坐佛像一身,表面风化,其残迹表现为肉髻较高,面相长圆,圆肩,细腰,右臂处似袒裸,原衣着可能是袒裸右肩式大衣。因此,第14号龛的雕造年代可能与第9、13号同时。

>>>>

(二)第二期:第5、6、10、11号


第5号窟内佛像的身材特征与第9号窟相似,但所着服装有了很大变化。第5号正壁龛内的主尊佛像面部显长,身体显瘦,从其胸部右侧保存的大衣之左侧衣领下垂情况看,原似着褒衣博带式大衣,在胸前还存有束带迹象。众所周知,褒衣博带式大衣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汉式佛装,始于南朝,四川茂汶县出土的西凉曹比丘释玄嵩造像碑中的佛像雕刻于南齐永明元年(483),是佛着褒衣博带式大衣的现存最早之例。与这种新型佛像几乎同时出现的是汉式风格的菩萨像,在袒裸的上身有帔帛自双肩垂下并在腹前交叉,有的还在帔帛之上加饰长璎珞并在腹前交叉穿环,可见于成都地区出土的齐梁时期石造像。汉式佛与菩萨像随着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而风靡北方,最早出现在云冈二期后段石窟中,如第5、6窟。第5号三壁大龛内的坐佛与坐菩萨像也比云冈三期的秀骨清像型造像健壮一些,而与云冈二期造像风格更为接近。同时,右壁的倚坐菩萨与左壁的交脚菩萨像均饰有帔帛自双肩垂下,并在腹前交叉,这也是云冈二期后段菩萨像流行的装饰,太和十三年为最早纪年之例。可以看出,第5号窟内三壁大龛中的佛、菩萨像风格与云冈二期后段相似,而后者大致开凿于太和十三年至十八年迁都洛阳之间。

但我们还不能根据第5号三壁大龛主像的风格来判断开窟时间,因为窟内还有更晚风格的造像。三壁龛内的主尊两侧各雕有一身胁侍立菩萨像,其中左壁龛内的左菩萨像保存状态最好。该菩萨身形较瘦,有削肩、平胸、细腰的特点,上身袒裸,下身着长裙,有帔帛自双肩处垂下并交叉,表面衣纹为略呈阶梯状的阴刻线。这些特点都与河南巩县大力山石窟中的北魏晚期立菩萨像相似,也可见于龙门石窟北魏晚期开凿的洞窟。从云冈石窟造像的艺术风格演变来看,类似的秀骨清像式菩萨像出现在孝文帝迁洛以后的第三期,而第二期后段的菩萨像服饰虽然相同,但体型较丰满健壮,如云冈第5、6窟的菩萨像。在一个有着内在组合关系的艺术群体中,判断年代的早晚应以其中最晚特征为准。因此,圣觉寺第5号窟应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晚期。

在第11号窟的两侧保存了一些千佛小龛残迹,各小龛内的结跏趺坐佛像身体丰满,着双领下垂式大衣,胸前似有束带,也属于汉民族的褒衣博带式大衣。这些小佛像的服装与第5号主佛相同,因此,该窟的开凿时间应与第5号窟相近,同属北魏晚期。

圣觉寺石窟的一些小窟龛造像虽然风化严重,但从残迹来看也显清秀,也可以归入北魏晚期。例如,第6号为三壁三龛式小窟,三龛内各有一尊结跏趺坐佛像。左壁龛内坐佛像的肉髻较大,面相长圆,身体略显瘦,施无畏印的右手下有衣袖垂下,原服装应为褒衣博带式大衣,是典型的北魏晚期佛像风格。第10号也是一所三壁三龛式小窟,右壁龛的残迹保存较多,龛内坐佛像有清瘦的体形,很可能也雕于北魏晚期,下限或可至东魏。

>>>>

(三)第三期:第12号


第12号三壁基坛上的三尊坐佛像风格相同。首先,三像都是肉髻低平、面相胖圆、身躯丰硕如筒状,不显身段,且衣质轻薄。这是众多北齐佛像的共同特点,如河北邯郸北响堂石窟北洞、中洞、南洞中的佛像,都是北齐皇家与显贵资助的作品。在现存北齐单体造像中也大有这种风格,如河北灵寿县祁林院出土的北齐天保七年(556)高睿造释迦佛像,河北藁城北贾同村出土的北齐河清元年(562)比丘尼员度门徒造的白玉双弥勒佛像。其次,第12号三佛像均身披垂领较低的通肩式大衣,内有右袒式僧衹支,在胸前束带。这种佛装最早见于北魏晚期或东魏时期的佛像,如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几件背屏式立佛三尊像,特别是东魏天平三年(536)张河间寺尼智明造的立佛与二菩萨像。同址出土的北齐佛像也有着相同服装者。再者,第12号三佛上身的衣服表面打磨光滑,基本不刻衣纹。青州龙兴寺遗址就出土了不少大衣表面磨光不刻任何衣纹的北齐佛像,反映了印度笈多式造像风格对北齐的影响。不刻衣纹的北齐佛像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如河北邺城北吴庄造像埋藏坑出土的北齐佛像,还多着低开领的通肩式大衣,内有右袒式的僧衹支。1953年,太原市文物馆移交给山西省博物馆一件北齐石雕立佛像,除了大衣表面刻有衣纹外,还有很多与第12号左壁坐佛相似的特点,特别是头顶低平肉髻与发际表面磨光,并在额上发际分界。该像现藏山西博物院〔图三十〕。由此可见,第12号窟的三坐佛具有鲜明的北齐风格,该窟应开凿于北齐。

图三十   出自太原的北齐石雕立佛像  山西博物院藏


>>>>

(四)第四期:第1号


第1号的窟形与三龛造像与其他窟龛差别很大,且不为佛教内容。清康熙三年(1664)年郭、周继芳等纂修的《祁县志》卷一记载:“石夫子洞,在子洪镇双泉山石崖中,内有夫子像,乃嘉靖中学宪陈公斐命邑侯李春芳凿而绘之者。有碑记,见《艺文志》。”这里所说的双泉山,即为圣觉寺石窟所在的山崖,石夫子洞应指第1号窟,开凿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倡议及参与者有学宪陈斐、邑侯李春芳。1935年,马鉴、周一良先生在此调查,发现洞口刻一副对联,上联是“夫子铎”,下联是“圣人徒”。洞口左边还隐约可见“大明嘉靖龙飞叁拾陸载伍”一行小字,洞口上方有“巢云”二大字。两位先生根据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陈时编纂的《祁县志》卷十一《艺文志》所载明山西提学副使陈棐的《盘陀山石堂记》,确定该窟开凿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冬,成于翌年春,窟内三像为孔子与颜回、曾参。马、周还发现洞外两边岩石上雕有许多小佛像,多已剥蚀不清,于是认为也许洞是旧有的,李春芳毁坏了洞里的佛像,另造了孔子等三像,并在洞口题了联语。

第2、3、4、7、15号龛的内容因残损风化严重,无法辨识其年代。道端良秀曾在不少窟内发现泥塑修补,以及明万历墨书题记,说明在万历年间曾对这处石窟群修补重塑。

三   北朝窟龛样式与题材溯源


在上述四期窟龛中,第一、二、三期开凿于北朝,它们的样式、风格、题材与其他地区的同时代艺术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

第一期工程以第9号窟为主,平面呈竖长方形,窟顶为低矮的穹窿形,在三壁各开一所大龛,题材为三佛。三龛内的主佛两侧各有一身浮雕立菩萨像,在正壁龛外还有二立菩萨浮雕像。三壁的其他空间雕千佛小龛。这种题材和造像布局均可以在大同云冈石窟中找到相似之例。其一,三壁三龛式洞窟形制流行于云冈石窟第三期,但这并不代表在孝文帝迁都前的大同没有这种造像布局,因为现存云冈第三期遗存都是小型洞窟和造像龛,而第二期的洞窟都是大型的,二者之间无法对等比较。从第三期三壁三龛式洞窟流行的情况看,这种窟形与造像布局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大同应有其渊源。其二,第9号三壁三龛表现的三佛题材流行于云冈石窟一、二期,特别是在第一期的第18-20窟中,都是以一尊大坐佛或立佛居中,二立佛在两侧,组成了三世佛题材。在三佛之外的壁面刻满千佛的形式,也与第9号的题材布局相似。其三,第9号三壁三龛内主佛两侧的浅浮雕二菩萨立像,在云冈石窟二期洞窟的佛龛中多表现为高浮雕立菩萨像,有的二胁侍菩萨立于龛外。第9号正壁龛外两侧也有浅浮雕二立菩萨像,为一佛四胁侍菩萨的组合,虽然少见,但也可见于云冈第二期洞窟,如第12窟后室南壁第三层东侧佛龛。

前文已述,第9号窟中三佛与千佛着装为印度式的袒裸右肩加覆肩衣与通肩式大衣,都是流行于云冈石窟第一、二期的佛装。第9号正、左壁坐佛头上刻水涡状发纹,可见于公元5世纪下半叶的一些金铜佛像,特别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佛像。在云冈石窟中,一、二期佛像的肉髻、发髻表面一般为磨光素面。但到了云冈第三期,类似的水涡状发纹也可见于第16窟北壁着褒衣博带装的大立佛,说明在平城一带也有这种风格传统,只是不流行。

综上可知,第9号在造像题材与样式方面均与云冈二期有相似性,但洞窟形制可见于云冈第三期,佛像的发纹却见于云冈以外的与云冈第二期同时的佛像。可知第9号有来自首都平城的影响,也有来自其他地区的因素与自身的创作,如胁侍菩萨的浅浮雕形式与千佛的排列方式,都不见于云冈石窟。同属第一期的第13号千佛排列法与云冈第16窟南壁明窗东侧的千佛龛样式相似,而后者属于云冈第二期。圣觉寺第14号可能存在的三坐佛题材,也许与平城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第二期的主要洞窟形制也是三壁三龛式,以第5号窟为代表。与第9窟相似,第5号窟在三壁龛内都雕主尊与二立菩萨,但二立菩萨都是高浮雕形式。三壁三龛式洞窟流行于北朝时期,主要表现三世佛题材,可见于北魏晚期开凿的云冈第三期、河南巩县大力山第五窟。龙门石窟北魏孝昌三年(527)完工的皇甫公窟在正壁设坛造像,于两侧壁各开一大龛,从造像布局方面与三壁三龛式相同。这种窟形还可见于东魏与北齐时期的太原天龙山石窟。圣觉寺第二期的第5、6、10窟均为三壁三龛式,可说明这种窟形在山西北魏晚期的流行情况。

第5号窟三壁大龛内的主尊佛与菩萨都展示着健壮的身材,虽然已着南朝创制的褒衣博带佛装与帔帛在腹前交叉的菩萨装。与之相似的风格见于云冈石窟第二期,人物造型虽仍似一期那样健壮,但在二期后半段已穿上了传自南朝的佛或菩萨装,说明了那时的平城佛教界对来自南朝造像样式的取舍,即只汲取了汉式佛与菩萨的服装,没有采用南朝流行的清秀风格。到了云冈石窟第三期,造像才真正展现了来自南朝的艺术风尚,即汉式的佛与菩萨装与秀骨清像风格相结合。这种风格的造像也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洛阳龙门石窟和巩县大力山石窟发展起来的北魏晚期石窟造像风格相同。同样,在第5号窟的左壁大龛内的左胁侍菩萨即表现着这种清秀的南朝风格,说明了该窟造像有来自平城与洛阳两方面的传统。

此外,第5号窟正壁龛为圆拱形,上有尖状火焰形龛楣与龙身龛梁,左、右侧壁大龛则为盝顶帐形。这两种龛均流行于孝文帝迁洛前的云冈第二期,也流行于迁洛后的龙门北魏晚期窟龛,前者多用于结跏趺坐佛,后者多用于交脚弥勒菩萨。因此,第5号的三大龛形制极有可能传自平城或洛阳。

第6、10号小窟为普通的三佛题材,但第5号窟的造像题材却表现出了圣觉寺石窟的自身特色。第5号窟正、左、右三壁龛内主像分别是结跏趺坐佛、交脚菩萨、倚坐菩萨。前文已述,北魏石窟流行三佛题材,而位于正壁的主佛多为释迦。北魏也流行交脚菩萨,凡有题记标明者都是弥勒,以龙门石窟古阳洞为代表,表现弥勒位于兜率天宫。倚坐菩萨像则流行于北朝晚期的西魏、北周与北齐,一般也表现弥勒菩萨。例如,日本京都大学藏西魏大统十七年(551)艾殷造四面像碑,据题记可知,四面分别造结跏趺坐的释迦佛、站立的定光佛、倚坐的弥勒菩萨、骑象的普贤菩萨。因此,第5号窟两侧壁的交脚菩萨与倚坐菩萨均表现弥勒。现在佛释迦与未来佛弥勒组合,多见于十六国晚期至北魏晚期的石窟中。但将释迦与交脚、倚坐菩萨组合,则是此窟的特色,不见于其他地区。云冈石窟第二期的第11窟西壁有双交脚弥勒菩萨与释迦并列雕造,以及第14窟西壁南侧第三期有释迦与二交脚菩萨的组合,也许是这种特殊组合的渊源。另外,北朝的倚坐佛像一般在三世佛题材中表现未来佛弥勒,很可能表现弥勒下生成佛的形像,如云冈第19窟胁洞中的北魏二倚坐佛像之一,邯郸南响堂石窟北齐第5、7窟中的倚坐佛像等。云冈第三期开凿的第38窟即有上升的交脚弥勒菩萨与下生的倚坐弥勒佛组合。笔者推测,第5号窟侧壁的交脚与倚坐菩萨,有可能分别表现弥勒上升兜率天和下生人间成佛的形象。第5号窟的另一特色是在倚坐弥勒菩萨的冠前饰有小坐佛像,而在交脚菩萨的冠前则没有小佛像。相反,在北魏时期的云冈与龙门石窟不流行倚坐菩萨像,交脚菩萨的冠前多有小佛像。

第5号窟内前壁门两侧原雕有两列小佛龛,每排两龛,都是上下左右排列齐整,应表现千佛,但不似云冈与龙门北魏晚期窟内千佛之密集。另外,第11号的正壁仅有一小龛,两侧壁原多雕造千佛。这种造像布局也见于山西高平羊头山B区第二窟,同址的D区第4窟也以千佛题材为主,二窟均开凿于北魏晚期。

第三期仅第12号窟,环正、左、右三壁下部凿有倒凹字形基坛,坛上各雕结跏趺坐佛并二胁侍菩萨立像。这种窟形属于三壁设坛窟,南京栖霞山第13窟为现今所见最早之例,约开凿于5世纪末的南齐。这种窟形传至北方后,便在北朝发扬光大,如约开凿于孝文帝太和年间的山西武乡县良侯店石窟第1窟,龙门石窟北魏宣武帝时期开凿的宾阳中洞,北魏晚期开凿的河南孟津万佛山第1、2、3窟等。北齐时期,该型洞窟仍在开凿,如河北邯郸南响堂石窟第4、6窟。此外,南响堂北齐第5、7窟的三世佛造像中有倚坐弥勒佛。与之不同的是,圣觉寺第12号窟中的三佛造型相同,题材也许不同于三世佛。相似的窟形与造像组合可见于河南安阳灵泉寺大留圣窟,该窟原系东魏道凭法师石堂,在北齐时期凿出了倒凹字形坛,并在坛上安置了造型相同的圆雕三佛与胁侍像。根据同寺址隋开皇九年(589)开凿的大住圣窟中题明的三佛题材推测,大留圣窟的北齐三佛分别表现卢舍那、阿弥陀、弥勒。那么,圣觉寺第12号窟的三佛也可能表现相同题材。第12号窟的开凿当与北齐时期来自东部邺城地区的佛教艺术样式西传有关,那里是北齐国的首都兼佛教中心。

1935年,马鉴、周一良先生访问了祁县中学(即文庙旧址)于同年六月出土的一批石造像与造像碑。他们考证旧文庙是明嘉靖二年(1523)由善音寺(唐代六通寺)改建的,这批佛教造像就是在改建时被毁坏掩埋的。民国时期文庙被改为祁县中学。1942年,道端良秀也参观了这批造像,其中有北齐天统三年(567)铭石佛像、天统四年(568)铭佛弟子太原功曹王鸾囗等四人造的观世音石像、北齐武平三年(572)铭清信女罗伏也等造的石雕佛坐像等。这些纪年造像与圣觉寺第12号窟充分说明了北齐时期祁县佛教及其艺术创作的繁荣。

四   结语


山西省祁县子洪镇圣觉寺石窟共有15所窟龛,包括八座洞窟、七所摩崖佛龛,主要开凿在北朝时期。第一期大约开凿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太和年间,主要表现为三壁三龛式洞窟与三佛、千佛题材造像,佛像主要着传自印度的袒裸右肩式与通肩式大衣,其样式和风格与云冈第二期洞窟以及同时期其他地区造像影响有关。第二期洞窟的主要形制也是三壁三龛式,佛与菩萨像主要着传自南朝的汉民族式服装,并有秀骨清像风格出现,可能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晚期,与来自平城与洛阳的影响有关。该期第5号窟的释迦与交脚弥勒、倚坐弥勒菩萨相组合,是本地石窟的特色。第三期仅开凿第12号窟,属于三壁设坛窟,坛上的三佛造像具有鲜明的北齐风格。第1号是一所开凿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儒教洞窟。祁县所在的晋中市位于平城到洛阳的古道上,圣觉寺石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北魏平城与洛阳佛教艺术模式的发展与传播,以及北齐首都邺城样式的西传,提供了珍贵资料。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盛 洁)
*本文为作者担任首席专家的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佛教雕塑史研究”(项目编号:20JZD04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完整注释信息请检阅纸本期刊正文。

文章由作者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欢迎读者阅读、选购纸本期刊。

敬请阅读:

常 青:《山西祁县子洪圣觉寺北朝石窟的调查与研究》,原文刊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年第3期。

故宫院刊学术期刊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欢迎关注

天猫

故宫博物院

出版旗舰店

立即抢购

微信

故宫博物院

微信故宫书店

立即抢购

长按,识别二维码,选购纸本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出版周期: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452-7402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1202/G2

语种:汉语

开本:16开

国内邮发代号:2-411,国外发行代号:MO101

每期定价:25元

订阅方式:

1、邮局统一订购

     国内邮发代号:2-411

2、线上订阅购买

    天猫淘宝旗舰店:ggcbs.tmall.com

    店内查找“期刊悦读”,选购

    点选上文二维码,通过天猫旗舰店或微信书店下单订购

投稿方式:

投稿链接:

https://ggbw.cbpt.cnki.net/EditorCN/Index.aspx

更多学术信息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故宫博物院院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故宫博物院院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